2001年
2月23日,学校团委被共青团寿光市委授予“红旗团委”称号,2000级4班被评为“先进团组织”,夏元奎同志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张正斌、袁志文、刘万岗、何祥坤被评为“优秀团员”。
2月,举行“名生传学报告会”,攻读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李德刚、攻读北京大学研究生的王广富、攻读中科院研究生的宋欣,攻读浙江大学研究生的肖芳四位校友返校传授学习经验。
3月21日,举行“迎高考百天大战誓师大会”。
4月1日,学校派教导主任胡少云、孙安源赴胶南二中考察学习。
6月,学校编辑的《青春放歌》一书出版,全书共6.25万字。
学校被省教科所定为省教育厅重点实验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重点实验基地。
7月20日,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
7月22日,高考本专上线543人,本科上线292人。
8月14日,校长兼书记李玉明调任现代中学校长,副校长郝子贵调任寿光一中副校长,副校长张树文调任寿光七中校长;七中校长兼书记杨树礼调任校长兼书记;教导主任董绳民、胡少云升任副校长。
9月,学校确立的“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子课题《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省教科所立项。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成绩揭晓,高二学生崔毅然获二等奖,另有11名同学获三等奖。
9月1日,宋守亭被清华大学录取。
9月10日,学校被中共寿光市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被寿光市教育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被寿光市教育局授予“先进教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7位老师受到上级奖励。山东省优秀教师:李福学;潍坊市教学能手:李元卓;寿光市优秀教师:刘文春、刘万岗、孙兰英、张玉芳、秦家收。寿光市师德标兵:吴永胜;寿光市高考优胜个人:王光天、刘凤玲、刘彩萍、马荣波、孙建平、丁金堂、李德林、赵守江、张春江。
在2001年高考中获得文科语文、文科英语、物理三个单科寿光市第一名,任课教师李桂英、张玉芳、黄清洪受到教育局奖励。
文数学,理数学,理英语、物理,政治五个备课组被评为寿光市高考优胜学科组。
9月30日,举行“迎国庆”演唱会。
10月,学校编辑的《青春放歌》第二卷出版。
学校校园网建成。
10月4日-5日,举行200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
10月10日,综合楼竣工。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造价450万元。内设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舞蹈教室、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阶梯教室。
10月31日,《寿光教育》刊登通讯《付出才有收获》介绍我校省级优秀教师李福学的事迹。
12月,由我校李玉明、国乃全,教研室赵泽福、魏华忠主持的《高中立体式序列化同步训练》课题实验报告收入《中国教育实践与改革》一书。
12月,杨树礼、刘守贵、于文彩、黄清洪、宁学义、夏元奎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李元卓、郎咸军、韩来宾、李德林、吴永胜、李洁、李树华、杨风杰晋升中学一级教师。
2001年共有4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2002年
1月1日,学校工会、团委组织举办“庆元旦书画展”。
1月19日,在寿光市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被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2月,刘长宏老师编写的《中学语文能力强练》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3月8日,在寿光市教育局组织的“第八次高中课堂教学达标”验收中,刘凤玲、杨俊玲、袁志文、燕彩云、方忠礼达A级;张春江、李熙安、李文、王光天、李秀芳、刘天龙、王久亮、张振泉、李登奎、孙振祥晋升A级。
在教育局组织的首次“课堂教学创新年活动"中,刘艳君获一等奖,毕德亮、赵敏、张金玲获二等奖。
在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优质课评选结活动中,刘彩萍获一等奖,刘万岗、赫红喜、何兴堂、杜忠杰、郭伟获二等奖。
3月9日,学校团委被共青团寿光市委评为“红旗团委”,2001级4班、2000级6班团支部被评为“先进团组织”,夏元奎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张建平、任桂福、刘东兴、王长林被评为优秀团员。
3月19日,学校五号教工宿舍楼动工。
3月24日,召开“一切为了高考”迎考动员大会。董绳民主持,胡少云作动员报告,各口负责人表态发言。
3月,学校被寿光市总工会授予2001年度“先进教职工之家"称号。
4月18日,教师刘英奎、刘万岗、张建平,学生宁浩、夏添琦、耿长青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
4月25日,原《中国教育报》社社长、总编辑朱世和来我校调研。
4月,200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成绩揭晓,崔毅然获全国一等奖,耿长青获全国二等奖,韩清华、池长艳获全国三等奖。
张彩霞被评为寿光市“巾帼岗位明星”,同时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9届毕业生、华中农业大学学生李臻同学荣获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学校发来喜报。
学校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协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
5月19日,山东电视台和寿光电视台分别播放了我校师生义务照顾寺西村残疾人刘庆利的事迹。
5月17日,办公室主任刘新友的文章《爱心培桃李》在《寿光教育》2002年第十期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学校实施“人心工程”,让学生成长的事迹。
5月25日,学校共青团信息网络成立。
7月,高考文、理、艺、体本科上线总数368人,其中文科68人,理科l91人。崔毅然、苏元林分获寿光市第一名、二名。
8月6日,寿光市委、市政府发信祝贺我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8月,毕业分配:周怀芬、马少波、郭霞、李颖、李玉玲、刘守全、李春娥、朱红军、苏明山、王涛、王俊丽、孙华美、于兴军、李俊秀、王华荣、蔺志远、张顺栋、杨晓东、娄建东。
调入人员:张学英、王凤莲、李梅、孙居永。
调出人员:吴永胜、方振泉、梁海霞、董玲秀、李桂英、刘连永、董红梅、胡金泉。
学校任命刘新友、夏元奎、孙安源为校长助理。任命齐振忠、张建平、李树华、为教导副主任;刘英奎为政教副主任;王建强为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东华、董杰为总务副主任。
学校被寿光市委、市政府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被评为寿光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崔毅然、苏元林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9月8日,刘英奎、毕德亮、韩新亭、朱风英被评为寿光市优秀教师,王法堂被评为寿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彩霞被评为寿光市师德标兵。
9月10日,召开“第18个教师节暨刘、林教育基金会第12届颁奖”大会。
9月28日,学校档案室经潍坊、寿光两级评审,通过“山东省一级先进单位”验收。
10月17日,举办2002年秋季田径运动会。
11月26日,寿光市委书记徐振溪、副市长张新强、张焕然在市教育局长张文南陪同下到我校视察工作。
12月14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及住校退休教师到寿光中医院体检。
国乃全老师主编的《青春放歌》二、三卷出版。
董绳民、付建军、马荣波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武万邦、任光玉、齐振忠、韩思端、李福学、孙兰英、刘文春、张学德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
2002年学校共投资l92万余元配备了高档学生微机室两个(微机l02台),教师办公用机31台,高档电子室一个(微机32台),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投影仪。用五彩砖铺了教学楼前小广场,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外墙贴了瓷砖,办公楼更换了铝合金门窗,一、二层楼新装安全装置。还办理了部分土地的租用手续:租用(50年)寒桥供销社土地,土地南端长l2米,北端长20米,南北长147.5米,加上附着物、搬迁费共计18万元;寒西村2.756亩,每亩2.5万元,共计68900元。
2003年
1月,语文教师国乃全和寿光市教研室赵泽福完成的立项课题“立体式序列化读写同步训练”获潍坊市普通中小学“九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月,学校被寿光市总工会授予2002年度“先进教职工之家”和“职工代表大会合格星级单位”称号。
3月16日,寿光市教育局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学校被评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办公室主任刘欣友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3月,我校被潍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基层创安先进单位”。
3月16-20日,寿光电视台对我校“爱生工程”进行了连续报道。
4月10日,在2002年10月举行的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苏晓庆同学获三等奖;在山东省高中数学竞赛中,韩清华等4人获一等奖,刘建坤等6人获二等奖。
7月,高考成绩揭晓,540人参考,文理艺体本科上线308人,上线率57.04%。韩清华以655分的成绩取得潍坊市理科实考分第一名,获潍坊市“鸿启奖学金”。韩清华、庞兰峰、赵坤、许英春、苏晓晴5名同学进入潍坊市理科前10名。
韩清华被清华大学录取,张林昌同学被海军飞行学院录取。
学校被确立为潍坊市教育局重点调度的22所高中之一。
学校被评为寿光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7月,在潍坊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杨树礼校长作为特邀代表作典型发言。
8月10日,举行部分校友联谊会,来自济南、淄博、东营、潍坊等地的160多位校友参加。
8月,被寿光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9月9日,我校举行“第19个教师节暨刘林教育基金颁奖大会”全校师生30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丁金堂等8名教师、韩清华等20名同学获“刘林”奖。
15名教师受到上级奖励。寿光市师德标兵:李树华;寿光市优秀教师:马荣波、颜翠萍、张建平、张正斌;寿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李少永;寿光市优胜学科组长:董建军、马荣波、张玉芳;寿光市高考优胜个人:杨兰芳、王子山、刘文春、何兴堂、李登奎、马凤美。
9月20日,第二座学生公寓启用。该公寓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可容纳1700人。
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团体成员,6项科研课题在该会立项。另有四项课题在山东省教科所立项。
9月20日,校长兼书记杨树礼调任寿光市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张新华调任校长兼书记。
语文教师国乃全退休。
12月3日,举行2003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寿光中学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等方案,并选出了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委员。
2004年
2月13日,寿光市副市长王守全到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2月27日,学校被寿光市总工会授予2003年度“先进职工之家”和“先进职工代表大会合格单位”。
学校获2004年寿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2月30日,学校团委被共青团寿光市委授予2003年度“红旗团委”;03级4班、02级3班团支部被评为2003年度“先进团组织”。
6月23日,高考成绩揭晓,本科上线660人。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上线率均居潍坊80多所高中第一名。
7月19日,原寿光市第四中学整体并入。
8月,林立东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8月15日,新教学楼启用。
9月7日,寿光市政协主席王守福在教育局陈明智局长的陪同下到校慰问并祝贺教师节。
9月9日,李元卓、刘长宏、李德林、赵守江、李梅、张正斌、岳作军、孙树芝、刘东兴、张玉芳、孙建平11位老师获潍坊市教学成果奖。马德彪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教师;于文采、丁金堂、毕德亮、秦家收被评为寿光市优秀教师。王建强被评为寿光市优秀共产党员;王乐斌、韩新亭、刘东华、刘学圣被评为寿光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夏元奎被评为寿光市优秀团干部。
学校召开第20个教师节暨刘、林教育基金会第14届颁奖大会。4名老师获一等奖,28名教职工获二等奖,4名学生获一等奖,31名学生获二等奖。
学校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奖集体奖一等奖。
9月10日,副校长胡少云调任寿光市教研室书记兼副主任。
9月12日,办公室主任刘欣友升任副校长,主管行政、后勤工作。
9月,公布中层干部聘任情况。刘德然为党务办公室主任,杨凤杰为行政办公室主任,夏元奎为政教处主任,李少勇为政教处副主任兼保卫科长,刘英奎为政教处副主任,宁学义为教导处主任,张希一为工会主任,张彩霞为工会副主任,王建强为教导处副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于文彩为教科室主任,韩思端为师训处主任,董建军为宣传科长,王法堂为总务处主任,董杰、刘东华为总务处副主任。李福学为高三级部主任、齐振中为副主任;孙安源为高二级部主任、张建平为副主任;李元卓为高一级部主任,李树华、刘东兴为副主任。
9月21日,寿光市市委书记徐振溪在教育局陈明智局长的陪同下到校视察并对学校扩建工作提出重要指示。
9月27日,寿光市副市长王守全到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10月13日,寿光市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纪要批准学校扩校规划。
10月16日,单职宿舍楼启用。
10月,陈德民退休;张彩霞、刘俊亮(借调教研室)、晋清源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另有21名教职工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
12月1日寿光市委书记徐振溪带领杨德峰、刘建安、陈明智到我校视察,对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度。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8pt; mso-char-i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