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光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的办公室里,老师们陆续收到了各班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自制面点。这些面点花样不一,非常可爱,让前来参观的师生莫不交口称赞。
据该学科组王海玲等老师介绍,目前他们化学科的教学进度正在研讨学习完化学必修一的微项目——探秘膨松剂,10月17日,适逢学生离校返家的日子,老师们决定让学生趁周末回家真正动手探秘一回。为了让学生将该项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老师们设计了“化学与生活实践活动表”,内容包括制作原料、膨松剂种类及成分、制作过程(包括加入膨松剂的时间,膨松剂状态等)、膨松剂工作原理、自己的感受以及作品照片等,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活动。
到家后,同学们在家长的配合和指导下,按照选择膨松剂——和面——发面——揉面——成胚-——蒸熟等步骤,开始了认真的制作。带着探究的兴趣,带着实践的快乐,跟家长共同体验了一把自制膨松剂的过程。返回学校后,部分学生带回了自己的成果。有的同学做了馒头,模样周正;还有的同学别出心裁,从网上自学了教程,做出了花样,有花朵,有刺猬,有小鸟。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详细的记录了各自的制作过程和活动感受,把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转移到了厨房,寓教于生活。
学生韩明轩说:“这次实践活动让自己真切体会到了膨松剂的原理和效果,体验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知识,一辈子也忘不了。”家长徐金华说:“学校老师们工作太用心了。孩子和面、揉面、做型的时候尽管动作很慢,有时候看上去也很别扭,但她对这项实践活动很感兴趣,从没见她这么专注过……这么做既牢固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体会到了父母做饭做事的艰辛。”这场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