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学
张文波
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情感目标中明确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显而易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特别是编制因地制宜的校本教材势在必行。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相当注重农业、医学、药学等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研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诗词歌赋都生动的描述了各种生物学现象,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古典名篇中更蕴含了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思想。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审美、文化和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兴趣化、科普化,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促进科学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整合,有助于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基本目标。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既是教育政策和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把握机遇,不断自我突破,实现师生共长。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在了解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符合校情、学情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生物学科校本教材。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以山东省各地市普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为例,分析探讨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文献研究、教材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寿光地区高中学校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借助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两大任务:一是了解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深度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符合校情、学情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生物学科校本教材。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搜集到了许多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关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后,梳理出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堂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实际生物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
三、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相关的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教师对生物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情况及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四、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传统文化元素的系统分析,选取经典案例,更好地说明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五、实验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必要材料的辅助,对学生开展生物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尝试,通过实验探究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
4.课题进度计划与成员分工
2017.11.1——2017.11.30 学生问卷调查……………………………………………张文波、张娜
2017.12.1——2017.12.31 教师问卷调查……………………………………………李梅、王晓杰
2018.1.1 ——2018.3.31 生物学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学习、整理……吉红、贾云德、王伟强
2018.4.1 ——2018.4.30 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发表相关论文…全员
2018.5.1 ——2019.6.30编写《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学》的校本教材…………………………全员
5.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度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多方搜集资料,充分研读古代农、医、林、牧、渔等方面的相关书籍或名篇,进而编制符合校情、学情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生物学科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