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因规划而精彩

 
时间: 2016-06-0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研究?

1.三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

 2008年高考分数公布,一位姓尹的学生家长找我咨询志愿,他一心想让孩子学金融类,根据当时的分数,我遵从了家长的愿望,推荐了东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孩子如愿录取。但是,一年后,刚放暑假这位父亲又领着孩子到我办公室,说孩子在学校这一年,无论如何也对金融不感兴趣,学不下去了,他一心想学化学或生物类专业,而东北财经大学没有此类专业.与孩子协商最终选择了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留学,学习符合自己兴趣的生物制药专业,孩子特别高兴,成绩非常突出。因为他找对了自己的兴趣,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案例二:有一位山东工商学院(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学生,当临近大学毕业半年实习的时侯,他的家长动员她去考公务员,她不去;让她去实习,她也不肯;帮她联系好实习的地方,她也不到那儿。一直呆在家里,玩电脑,玩手机,做起了宅女,跟谁谈话也不会专心超过5分钟。家长很无助,求助于我,我现场与她做了访谈,发现这个孩子对文学很感兴趣,而对她学的经济管理类非常排斥,当初选择会计学专业,只是觉得这个学校的会计学专业很好,就选了。难怪父母帮她找有关经济管理类的职业她不肯,她也渴望有份自己喜欢的关于文学方面的工作,有自己美好的未来。找到了深层次的原因,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她选择研究生进修文学类,最终她考进了华中师大的新闻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兴趣和性格的专业,从而走上了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

案例三:

2009年,也是在北京,我参加北森职业规划师培训,有位李春雨博士担任我们的培训师,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第一学历就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毕业之后就业到首都师大,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爱好生物学,他不愿意从事生物教学,于是辞职应聘到北森担任了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培训师,他用现实的经历,深刻地感受到选对专业,选对未来,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2.这样的案例太多,从事高考志愿研究近20年,每年我都接触大量的高考学生,我清楚地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他们不了解自己,不会选择,对人生一片茫然。

社会调查的数据也令人震惊:30%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50%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者学非所用。近三成中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个性特征,近四成中学生不知道应该报考什么专业。

据第三方教育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数据“每年50万大学生退学”。

4.问题归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人生名言,既是永恒的人类哲学问题,也是永恒的教育问题,也是在座各位在教育教学中无法回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对“教书”的问题研究得多,对“育人”的问题研究得少,重视的是知识的学习,关注的是成绩,而忽视了人的成长,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尽管也一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一直重视不够,甚至是一个空白,学生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如何发展”

人的一生主要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成长期是确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生涯指导专家、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金斯伯格认为11-17岁是个体生涯发展的尝试期,依次经历由兴趣、能力、价值观起主导作用的时期,这是生涯发展重要而关键的阶段,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将对学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要尽可能地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提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是我国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

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兴趣方面的优势潜能和发展方向,唤醒他们自动自发的学习内驱力。这也是崇文中学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的缘起和目的。

二、如何研究——行动在路上!

(一)学生发展

1.崇文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与分析

2009年,对崇文学生做了几项调查:(PPT:边出示调查数据边讲)学习动力有但不明确的将近60%;会学习的学生仅占30%;而有心理困惑的占到80%;60%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并不完全了解;他们对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模糊认识的占将近60%。而深一步的调查还发现:那些学习动力、发展目标较明确的学生大多也仅仅定位在考取本区的潍坊四中。

2.为学生提供的帮助

(1)一个目标:

学校如何引领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培养目标随之诞生:“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就最好的自我”我们的理念是:规划人生,让生命更精彩!每个个体,只有成为他自己,认识自我,发现自己,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幸福路径,便是成就最好的自我!

(2)三个体系

我们构建了“人生规划教育模型图”“教师学生研究中心三轮联动发展体系”“师生发展新体系”。

1.jpg

2.jpg

3.jpg

解读:人生规划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我认为有两项:第一,指引方向;第二,指导方法。具体都有哪些方向需要引导呢?“人生规划教育”模型由六维导航舵、五级成长阶梯、四步操作流程构成。

六维导航舵包含六个维度:志(梦想/使命)(人的脚步是追随着梦想的影子前行的)、心(心态/心力)(践行人生理想的首要保障就是心态要正、心力要强、要韧)、智(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决定解决问题的效能。)、识(知识/见地)(要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之意识,善于在知识的沃土中汲取养分,生成自己的见地)、身(身体素质)(指导学生了解身体,爱护身体,锻炼身体)、场(成长环境)(多元化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虚拟社会)都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

五级成长阶梯包括课业(通过反思与分享放大课业价值)、学业(形成积极正向的学习观)、职业(是谋生的手段,背后是责任)、事业(是对工作意义的追寻与实践,背后是意义)、志业(给人的则是生命的升华,背后则是大爱与奉献)

模型中的“六维导航舵”为人生规划教育确立了广度,而“五级成长阶梯”则为人生规划教育确立了高度,接下来“EPDR四步操作流程”则将为人生规划教育确立深度何为“深度”?深度即专业、科学、规范!四步操作流程是测评、规划、践行、反思。这是我们人生规划教育师生共同成长实施的方向,也是操作流程。

解读:STC三轮联动发展体系,其中S为学生发展体系,由心理导航、学业指导、人生规划三个维度构成;T为教师发展新体系,由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幸福自我三个模块构成;C为人生规划教育研究中心,有研究、指导、交流三项主要功能。起步阶段,C为启动轮、推动轮、助动轮,S与T为被动轮,当系统进入成熟阶段时,则主要由S与T进行强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学、研一体化发展。

解读:PPT:两大体系)“教师发展新体系”从“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幸福自我”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实施,将职业幸福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找到“专业发展的幸福成长点”,让生命因从事教育而感到精彩,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体验自身职业价值的幸福感。

 “学生发展体系”, 沿着“心理导航——学业指导——人生规划”的轨迹,通过“心理——学业——职业” 三个方面作为研究落脚点,以突破影响学习的心理困惑作为切入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唤醒学习的内驱力。

3.“四类课程”保障“人生规划教育”课程落地

遵循学生发展新体系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课程的设计目标,我们构建“人生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保障学生发展,课程分四类:(PPT:出示课程树、课程饼

一是基础核心类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初高中衔接课程

初一:部分学生地理、生物会考;

初二:部分学生自选科目提前中考,

已经整合研究:《初高中衔接课程》《初中思想品德与班会整合课程》。

初高中衔接课程:我们调研了我校升入潍坊四中的高一学生,上高中一年后,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5科的难点和困惑点,梳理出学生觉得最难的知识点,编写了初高中衔接校本教材,在初中的学习中强化、深化,与高一知识点进行衔接引桥。

二是特色培养类课程。包括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和高中先修课程。

人生规划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是一个人一生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决定了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能力是保障,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8种能力,每个能力背后又对应着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

我们开设特色课程“人生规划教育”, 同时辅助《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手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规划,课程分三部分,心理导航,学业指导,人生规划。

初一主要实现由小学到初中的心理、知识和学法的转变,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树立规划意识。

初二进一步探讨自我,养成习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兴趣。

初三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特点和未来专业发展要求,初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体验,不断修正人生目标,激发自我学习动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按照我校中学生职业生涯操作流程,从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有效的决策行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路径图,从职业规划理念到自我评估到自我探索,进行职业体验,确立生涯目标,最终达到生涯规划金字塔的圆满人生。

目前这类课程也被评为山东省特色课程一等奖。

高中先修课程:初二提前参加中考过关的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初三提前选修高一课程,请高中优秀教师引导授课,解疑答惑。

三是拓展提升类课程。包括“入校课程”“离校课程”“远足课程”“升国旗课程”“名家课程”“环境浸润课程”。(PPT:开展课程活动图片)

四是活动体验类课程。包括社团活动、实践活动、节日活动。

在实践活动类课程中,我们除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外,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到当地的玉泉洼教育实践基地考察采访体验,制定了《玉泉洼课程实施方案》,编写了《走进生态农业》课程。走进共达电声,开发《3D打印课程》,不仅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体验,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开设这四类课程,这四类课程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4.jpg


解读:“基础核心类”课程指向学问基础,主要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学校自主开发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构成,让学生学会做事;“拓展提升类”课程指向人与人、人与国家,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为一个有道德人、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人提供课程支持,让学生学会做人;“活动体验类”课程指向自己,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生活技能,拥有幸福人生提供课程支持,让学生学会生活;“特色培养类”课程联结现在与未来,凸显一个“特”字,旨在为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学会生存。“四大类”课程既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人生规划教育”课程走向——引进IB课程

对照世界最科学的IB课程,我们审视目前的课程:在“社区服务”“人类创造”方面缺少相关课程,而通过“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是我们所欠缺的。“国际文化”和“国际交流”,目前在

我校还未涉及。今后开发开设“社区服务”“人类创造” “主题活动”相关课程,逐渐走向“国际文化”和“国际交流”。开拓渠道打通相关职业体验课程,通过课程引领打造适合未来发展的全面有个性的人才,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三、看到学生发展的未来……

2010年第一批接受人生规划教育的学生,张启东,他在选择学校时遭到家长强烈反对时找到了我,因为这个孩子在崇文时已经有明显的职业兴趣倾向:他是现实型:动手能力特别强,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在职业体验中已经对维修空调很感兴趣。他选择潍坊商校(职业中专)深造学习,可是他的家长极力反对,当我就张启东同学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能力的匹配与他家长沟通的时候,他的家长最终尊重了孩子的选择。2012年,张启东参加全国空调制冷与设备维修大赛,获得了金牌,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还没毕业,好几家厂家已经争相与他签约。

2013届毕业生王夏雨,2014届毕业生于鹏东,正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他们喜欢创新,共同的职业体验让他们热衷于与机器人打交道,2012年王夏雨远赴新西兰参加第六届亚洲杯机器人锦标赛,以满分的成绩荣获国际金奖;2013年于鹏东在澳门获得第七届亚洲杯机器人锦标赛金奖。这两名学生一位即将参加高考,一位在高二,他们发展兴趣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目前在全级部2000多名学生中位居前10名。

2014年,高考录取公布,当时进行人生规划升入高中的369名学生,粗略统计,84名进入名牌大学,跟踪询问的结果,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令自己满意的专业。

而随着人生规划教育行动研究的深入,崇文的中考升学力每年也在递增。这几年,学生中考录取人数从333人一路升到544人。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学生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基于学生学习动力与教师职业成长的人生规划教育研究》获得2014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被推荐到教育部参评。“人生规划教育”校本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特色课程一等奖。潍坊市教育局转发文件学习崇文中学《人生规划教育》做法,山东教育社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人生规划教育办学思想研讨会”,推动人生规划教育科学有效引领学生发展。2013年因我们的人生规划研究而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考前,一位教育局长的推荐
寿光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4 www.sgzx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05767号-1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文圣东街827号 联系方式:TEL:0536-5621161
技术支持:寿光华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