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 均衡教育 | C1规划布局20分 | 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提倡规模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新建小学办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大班额问题。 | 1.学校布局、学校建设、薄弱改造、解决大班额等方面的材料完备、科学、合理; 2.三个观察点做得好的计20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C3办学条件20分 | 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 | 达到标准的计20分,否则不计分。 |
C5学校班额20分 | 所有学校班额达到国家规定设学标准。 计算公式:班额达标率(%)=达到规定班额标准的班级数/班级总数×100%,平均班额(人/班)=在校生总数/总班数。 | 1.班额达标率100%计20分,否则不计分; 2.国家规定设学标准:幼儿园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小学额45人,初中50人,高中50人,不超过规定班额的计20分,超过的不计分。 |
C6维修改造20分 | 建立学校(幼儿园)完整建筑安全档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均达到安全标准,按规定使用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 | 措施得当,材料齐全,做得好的计20分,查看现场、材料,如有不足之处酌情扣3-10分。 |
C7达标率 20分 | 逐年提高教育现代化办学达标率。 | 在当年的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评估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计20分,否则不计分。 |
| C8课程多样化20分 | 鼓励高中学校开设多样化特色课程,保证学生完成学习的选课需要。 | 开设的特色课程多样化,做得好的计20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B2 普通高中教育 | C9质量监测20分 | 建立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全面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毕业生本科达标线和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比例逐年提高。 | 质量监测评价科学、合理,措施得当,材料齐全,效果明显,本科录取比例逐年提高,做得好的计20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C10招生录取10分 | 完善特长学生招生录取办法,提前公示招生录取方案;招生考试中随机让部分社会人员参与监督;考试结束后及时公示学生考试成绩与招生名单。 | 三个观察点做得都好的计10分,两个做得好的计5分,否则不计分。 |
B10现代学校制度 | C23发展规划30分 | 制订、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及时销账,增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 根据实际执行、落实情况及销号数占总问题数的比例分档计30-26分、25-20分、20分以下。 |
C24制度建设20分 | 增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提高办学满意度;形成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绿色质量”评价机制。 | 1.完善“四会一章程”相关制度,并科学、稳步实施;(5分) 2.加强政务校务信息公开; (5分) 3.形成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绿色质量”评价机制;(4分) 4.提高办学满意度。(6分) 1-3项每项不达要求酌情扣分,第4项由组织人事科提供,折分计算。 |
B11 学校安全 | C25安全、责任30分 |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强化校车、校门、校园、校舍、食堂食品、卫生、教育教学活动等的安全管理,学校及周边环境无安全隐患,努力实现校园平安稳定,无安全责任事故。 | 1.食堂食品、卫生,做得好的计10分; 2.其他项目根据安全办专项督导评估验收成绩进行折分计算,最高计20分。 |
B16 评价制度 | C30学生评价20分 | 建有完善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 查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材料,材料齐全,操作规范计20分,较规范计10分,不规范不计分。 |
B17 素质教育 | C31课程 20分 | 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 1.每年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确保学校按规定开课; 2.义务教育开足开齐品德课程学校比例达到100%。 相关材料由督导室负责,没有问题的计20分,发现有1所学校有问题的,计10分;发现2所以上学校有问题或发现有弄虚作假的,不计分。 |
C32德育工作30分 | 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探索各学段品行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编制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乡镇中心学校以上学校都配有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切实有效的预防机制,减少青少年犯罪。 | 1.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完善,品行养成教育的课程成体系; 2.公民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编制适合小学生的公民教育读本; 3.心理辅导室达标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立有效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并开展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有相关活动材料。 四个观察点都做得好的计30分,三个观察点做得比较好的计15分,否则不计分。 |
|
| C33办学行为15分 |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减负”规定,建有各项工作制度。 | 1.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了减轻学业负担的措施、相关制度; 2.措施到位、制度健全、无违反办学行为的计15分,否则不计分。 |
| C34义工活动10分 | 鼓励学生积极、理性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管理,完善学生义工组织和服务网络,探索义工活动课程化。 | 中小学开足开齐综合实践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学校比例达到100%。做得好的计20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C35教育方式15分 |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的职业体验教育,扎实开展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以及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新家庭教育方式,形成育人合力。 | 有相应的场所、设备,有详实的过程性材料,做得好的计15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C36体育艺术20分 | 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所学校都有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特色项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6年达到90%、2017年达到93%、2018年达到95%;全校性运动会每年举办不少于两次,综合性文艺汇演举办不少于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达到100%,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90%以上;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足开齐学校比例100%。 | 八项都达到规定要求且达到规定达标值的计20分,其中两项不符合要求但达到规定达标值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 C37特色办学20分 | 推动全面建设一班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 | 根据督导室特色学校创建评估验收结果进行折分计算。 |
| B18 基础教育 | C38教学方式方法20分 | 探索实施自主选课学习日;全面实施高中学校“选课走班”教学制度;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设高中三年生涯规划课程。 | 达到要求,效果明显计20分,基本达到要求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B20 “全民阅读” | C43图书馆建设10分 | 所有中小学图书馆要建立规范科学的馆藏采购机制,确定合理的补充和增剔原则,确保剔旧后每年至少生均新增一本纸质图书,确保生均纸质图书册数达标,把图书馆逐步建设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顺畅、服务便捷、使用高效的育人阵地和重要课堂。 | 1.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纸质图书册数分别达到30册、40册、50册计3分,生均每缺少1册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根据馆藏采购机制及补充和增剔原则的建立情况,以及执行落实情况计1-0分; 3.用于购买师生图书资料公用经费的比例小学、初中分别达2.5%、3%计3分,每降低0.1%扣0.5分,扣完3分止;高中学校更新图书不少于藏书量的1%; 4.根据图书微机软件管理情况及图书借阅情况计3-1分。 |
|
| C44主题读书活动15分 | 设置阅读课程,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 依据实际举办读书月、读书节、演讲、捐赠助读、读书征文、诗文朗诵比赛、读书辩论会、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及“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读书之星”评选活动等各种评选活动。 达到4次活动的计15分,3次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B21 教育信息化 | C45配备水平20分 | 建立校园网学校比例、生机比、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的合成指标,提高信息化配备水平。 | 2.高中、职业学校建立校园网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95%,到2017年8月达到98%,到2018年8月达到100%; 3.农村学校互联网出口达标学校比例(5Mb)到2016年8月达到75%,2017年8月达到80%,2018年8月达到85%; 4.中学、职业学校互联网出口达标学校比例(10Mb)到2016年8月达到75%,2017年8月达到80%,2018年8月达到95%; 5.网络多媒体教室的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90%,到2017年8月达到95%,到2018年8月达到100%; 6.中小学生机比到2016年8月达到11:1,到2017年8月达到10.5:1,到2018年8月达到10:1; 8.教师办公用机人手一机。 达到要求计20分,否则不计分。 |
|
| C46应用水平20分 |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到2016年8月达到68、68、70,到2017年8月达到90、90、90,到2018年8月达到110、110、110; 2.教育管理信息化达到基本要求学校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95%,到2017年8月达到97%,到2018年8月达到98%;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标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80%,到2017年8月达到85%,到2018年8月达到90%; 4.教育资源建设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80%,到2017年8月达到90%,到2018年8月达到98%; 6.初中以上学生学习空间开通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80%,到2017年8月达到85%,到2018年8月达到90%; 7.教师学习空间开通比例到2016年8月达到90%,到2017年8月达到95%,到2018年8月达到100%; 8.学习空间活跃率到2016年8月达到60%,到2017年8月达到65%,到2018年8月达到70%。 达到要求计20分,否则不计分。 |
| B23 管理制度 | C49机构编制15分 | 执行省定各类学校机构编制标准,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逐步提高师生比;音、体、美、科学、英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专职教师配备满足学校教学工作需要,规模在12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要有专职教师。 | 4.普通高中生师比到2016年8月达到13:1,到2017年8月达到12.5:1,到2018年8月达到12:1; 达到要求计15分,否则不计分。 |
|
| C50县管校聘40分 | 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行聘用制管理,落实完善聘后管理措施;用好5%流动教师岗位,调整优化师资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 | 1.全面落实聘用制管理。各学校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竞聘方案,落实聘用制过程民主、操作规范,做得好的计15分; 2.效果明显。实现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教师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用好5%流动岗位,城乡学校之间、强校弱校之间、乡镇中心学校与偏远学校之间、超编与缺编学校之间师资相对均衡配置,做得好的计15分; 3.周转宿舍。全部镇街按照标准适度、经济适用的原则完成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配套,所有学校有居住需求的交流轮岗教师、单身教师都有较为满意的宿舍,做得好的计10分。 4、提高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中高级教师比例;农村学校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上浮2%,此项材料由组织人事科准备。 各项不达要求视情况酌情扣3-10分。 |
| B24 培养途径 | C52学历水平15分 | 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达到高于规定学历要求的计20分,否则不计分。(高于规定学历是指小学为专科及以上,初中为本科及以上,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为研究生及以上。) | 专任教师高于学历水平,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校到2016年8月分别达到92%、90%、10%、5%以上,到2017年8月分别达到93.5%、93%、10%、5.5%以上,到2018年8月分别达到95%、95%、10%、6%以上。 达到要求计15分,下降1个百分点计10分,否则不计分。 |
| C53师德考核20分 | 建立师德考核评价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前置条件和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 1.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师德考核细则,每学期按要求组织实施师德考评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晋升,评优树先的前置条件。查阅相关材料,根据组织实施落实情况,做得好的计20分,做得比较好的计10分,否则不计分; 2.教师参与有偿家教、在培训机构兼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行为被查实的该项不得分。 |
| B25 继续教育 | C54继续教育15分 |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将修满规定学分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和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整合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等功能建设,设立市教师发展中心。实行5年一周期的所有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接受培训教师比例达100%,5年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达到培训比例且完成规定学分的计15分,否则不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