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一心扑在玩手机上,沉迷于玩游戏、刷抖音,在家不学习,也不做家务。当前社会科技和网络发达,很多孩子都玩手机,手机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一方面,然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例如:孩子需要去维系他的同伴关系,玩手机就可以产生共同话题;孩子们需要获得成就感和尊重,手机的团队游戏就可以让孩子体验;孩子们没有兴趣爱好,当他空闲时他能做的只有玩手机;孩子们缺乏父母对自己的有效的陪伴,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然而手机可以时刻陪伴自己,还会给自己奖励等。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或许已经“帮”孩子形成了玩手机的习惯,而当家长意识到孩子产生问题时,或许就只会把责任归结于孩子不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反思。
如果孩子沉迷于手机,很大一部分责任是在家长,因为这个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家长要做出一些努力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具体做法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合理看待孩子玩手机现象,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百芹老师说:“为了适应这个社会,孩子必须要会玩手机,关键是我们要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2. 约法三章,制定规则,“规则制定时要和孩子商量,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我们要做温柔而又坚定的父母”,帮助孩子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学会管理手机。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如果孩子在空闲的时候没有什么爱好特长可以练习,那么他就只有玩手机了,所以我们家长要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引导孩子发展和培养兴趣爱好,尤其是技能方面的特长。
4. 增加对孩子的有效陪伴。陪伴孩子不只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要和孩子一起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可以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旅游等。
5.不能把手机和学习联系起来。当父母把使用手机作为孩子学习上的奖励或者惩罚方式,学习就已经失去它真实的意义,孩子就永远也不会快乐学习,所以父母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省事,就把手机当成“哄娃神器”。